南京市 2015 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南京市 2015 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(鼓楼)1.用诗文原句填空。(9 分)
(1)烈士暮年,
。
(曹操《龟虽寿》)
(2)莫愁前路无知己,
。
(高适《别董大》)
(3)报君黄金台上意,
。(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)
(4)
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(杜牧《泊秦淮》)
(5)
,西北望,射天狼。(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)
(6)马作的卢飞快,
。 (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
寄之》)
(7)江山代有才人出,
。(赵翼《论诗》)
(8)
,草色入帘青。 (刘禹锡《陋室铭》)
(9)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这类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还很多,请再举一
例:
,
。
(10)1.(10 分)(1)壮心不已 (2)天下谁人不识君 (3)提携玉龙为君死 (4)烟
笼寒水月笼沙 (5)会挽雕弓如满月 (6)弓如霹雳弦惊 (7)各领风骚数百年 (8)苔
痕上阶绿 (9)示例:爆竹声中一岁除, 春风送暖入屠苏。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 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迢迢牵牛
星,皎皎河汉女。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。待到重阳日,
还来就菊花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玄武区 1.用诗文原句填空。(10 分)
(1)绿树村边合,□□□□□。(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) (2)山光悦鸟性,□□□□□。(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)
(3)□□□□□,青山独归远。 (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》)
(4)春潮带雨晚来急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 (韦应物《滁州西涧》)
(5)锦帽貂裘,□□□□□。 (苏轼《密州出猎》)
(6)□□□□□□□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
(陆游《游山西村》)
(7)□□□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 (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
(8)□□□□□□,佳木秀而繁阴。 (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)
(9)“一诗千改始心安”,只是由于诗人“□□□□□□”,不计其中辛苦也,所以诗篇流
芳千古,“□□□□”(依次用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和《爱莲说》中的句子填空)。
1.(10 分)(1)青山郭外斜(2)潭影空人心(3)荷笠带斜阳(4)野渡无人舟自横(5)千
骑卷平冈(6)箫鼓追随春社近(7)衔远山(8)野芳发而幽香(9)以中有足乐者 香远益清
(亭亭净植)(每空 1 分,有错、漏、添、倒,本句不得分)
秦淮区 1.用课文原句填空。(10 分)
1/4
南京市 2015 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(1)烟笼寒水月笼沙,
▲
。 (杜牧《泊秦淮》)
(2)
▲
,风正一帆悬。(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)
(3)正是江南好风景,
▲
。(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)
(4)
▲
,带月荷锄归。 (陶渊明《归园田居(其三)》)
(5)气蒸云梦泽,
▲
。(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)
(6)
▲
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 (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)
(7)现在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
▲
,
▲
。(出自《爱莲说》)
(8)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,你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欢迎之情:
▲
,
▲
?
1.(10 分)(1)夜泊秦淮近酒家(2)潮平两岸阔(3)落花时节又逢君(4)晨兴理荒秽(5)
波撼岳阳城(6)京口瓜洲一水间(7)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(8)有朋自远方来,
不亦乐乎(每空 1 分,错漏添倒一处本空不得分)
联合体
1.用古诗文原句填空(10 分)
(1)不知细叶谁裁出,
▲
。
(贺知章《咏柳》)
(2)蒹葭萋萋,____ ▲
。
(《诗经·蒹葭》)
(3)野芳发而幽香,
▲
。
(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)
(4)举杯邀明月,
▲
。
(李白《月下独酌》)
(5)
▲
,欲语泪先流。
(李清照《武陵春》)
(6)足蒸暑土气,
▲
。
(白居易《观刈麦》)
(7)
▲
,再而衰,三而竭。
(《左传》《曹刿论战》)
(8)
▲
,万钟于我何加焉!
(《孟子》《鱼我所欲也》)
(9)《出师表》中,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,其中表明西汉兴盛原因的语句是:
“
▲
,
▲
。”
(10)苏轼在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中借魏尚自比,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
诗句是:“
▲
,
▲
?”
1.(10 分)①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白露未晞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对影成三人 ⑤物是人非事事
休 ⑥背灼炎天光 ⑦一鼓作气 ⑧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⑨亲贤臣,远小人 ⑩持节云
中,何日遣冯唐(每小题 1 分,错、漏、添、倒一处,该小题不得分)
江宁区
1.用诗文原句填空。(10 分)
(1)蒹葭苍苍, ▲ 。 (《诗经?秦风》)
(2)海日生残夜, ▲ 。 (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)
(3)此夜曲中闻折柳,
▲ 。 (李白《春夜洛城闻笛》)
(4) ▲ ,恨别鸟惊心。(杜甫《春望》)
(5)忽如一夜春风来,
▲
。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)
(6)苔痕上阶绿, ▲ 。(刘禹锡《陋室铭》)
2/4
南京市 2015 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(7)
▲
,叶底黄鹂一两声,日长飞絮轻。 (晏殊《破阵子》)
(8)小荷才露尖尖角,
▲
(杨万里《小池》)
(9)连续两年,“全民阅读”引起关注。我们不仅要爱读书、读好书,还要善读书,要将
“学”与“思”结合起来,正如《<论语>十则》里所说:“
▲
,
▲
。”
1.(10 分)(1)白露为霜(2)江春入旧年(3)何人不起故园情(4)感时花溅泪(5)千树 万树梨花开(6)草色入帘青(7)池上碧苔三四点(8) 早有蜻蜓立上头(9) 学而不思则罔, 思而不学则殆(每空 1 分,有错、漏、添、倒一处,该空不得分)
溧水区
1. 用诗文原句填空。(10 分)
(1)蒹葭苍苍,
▲
。
(《诗经》)
(2)采菊东篱下,
▲
。
(陶渊明《饮酒》)
(3)会当凌绝顶,
▲
。
(杜甫《望岳》)
(4)
▲
,死亦为鬼雄。
(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)
(5)
▲
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(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)
(6)出淤泥而不染,
▲
。
(周敦颐《爱莲说》)
(7)在追求“中国梦”的今天,我们要像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中所说的那样,“ ▲ ,
▲ ”,把国家、民族、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,做到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。
(8)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,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,王安石
《登飞来峰》中的诗句“ ▲ , ▲ ” 体现的正是这样的生活哲理。 1.(10 分)(1)白露为霜 (2)悠然见南山 (3) 一览众山小 (4)生当作人杰 (5)落红 不是无情物 (6)濯清涟而不妖 (7)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8)不畏浮云遮 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(每横线 1 分,添字、漏字、错字均不得分)
高淳区
1.用诗文原句填空。(10 分)
(1)蒹葭苍苍,
▲
。
(《诗经·蒹葭》)
(2)月下飞天镜,
▲
。
(李白《渡荆门送别》)
(3)晴川历历汉阳树,
▲
。
(崔颢《黄鹤楼》)
(4)念天地之悠悠,
▲
。 (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)
(5)
▲
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(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)
(6)
▲
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(陆游《游山西村》)
(7)欲把西湖比西子,
▲
。 (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)
3/4
南京市 2015 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(8)有一些话总在不经意间就打动了我们:陈涉的“
▲
”是一种少怀大
志的抱负,曹刿的“
▲
”是一种懂得把握时机的魄力,欧阳修的
“
▲
”是一种纵情山水的闲适。
1.(10 分)(1)白露为霜(2)云生结海楼(3)芳草萋萋鹦鹉洲(4)独怆然而涕下(5) 何当共剪西窗烛(6)山重水复疑无路(7)淡妆浓抹总相宜(8)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鼓 作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
育星教育网
4/4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>
南京市2015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:古诗文默写
★相关文章:
-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5-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
- 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(安徽专用)作业手册:(一)[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] Word版含答案]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不等式
- 江苏省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类汇编:立体几何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统计与概率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复数与算法初步
- 2015年中考物理考试试题分类汇编:运动的世界图文精编带答案
-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4-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
-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5-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
-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-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
-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5-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
- 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(安徽专用)作业手册:(一)[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] Word版含答案]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不等式
- 江苏省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类汇编:立体几何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统计与概率
- 12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:复数与算法初步
- 2015年中考物理考试试题分类汇编:运动的世界图文精编带答案
-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4-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
-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5-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
-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-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